对于此时这四个已经投靠了己方的将领,可以说夏侯渊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他也确实是没指望着太史慈文丑他们那样儿的人,能投靠己方。而且他也很清楚,那两个,基本上就不要去多想了。所以如今有这四个,他也算是满意了。就不说魏延是什么本事,就光看那三个,文聘当初也算是荆州军的大将,虽说还不能算是一流将领,但却也是个二流的,所以自
然也是个人才。至于说剩下的那两个,周仓和裴元绍,那可都是老将了。两人可都是当年黄巾的大将,而裴元绍虽说武艺平平,但是那周仓的武艺,可以说确实是不错,所以也是个人才。关键重要的是,他们两人经验都是非常丰富,毕竟从黄巾之乱到如今,都近二十年过
去了,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在军中的经验,也都是有近二十年了,所以有如此经验的将领,可以说正是己方所需要的。就是夏侯渊,他也是承认,很多时候,可能你经验丰富的话,那么就能让你带兵时候反败为胜,更可能救你一命,当然了,还有其他的事儿,也不是都不可
能发生的。所以经验不可能没有用,相反有时候甚至还有大用,因此,对于周仓和裴元绍他们两人,哪怕他们确实,是不能和魏延文聘他们相比,但是夏侯渊却也没小看了他们。所以他是让己方士卒赶紧禀报给自己主公,他知道自己主公明白如何去做。毕竟自己主公,那可以说真是,礼贤下士啊。别说魏延他们个个都有本事,都是己方所要的人才,就算是他们
本事平平,都是裴元绍那样儿的,自己主公这个时候也都得带着众人出来迎接。毕竟这个可不是那么简单收拢四人人心的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己主公要做给所有人看。而这所有人,主要自然就是包括了己方的将士,也包括了刘备一方的人,当然还有天下
人。就算古人都有千金买马骨呢,所以就更不用说是自己主公了。所以对此,夏侯渊相信,自己主公只要一出来,带着众将出来迎接,那么必然,还在望风的刘备手下的将领谋士,肯定有人会动心,然后来投奔己方。夏侯渊毕竟是有些头脑,所以他很清楚,反正如果说自己
是刘备手下的话,那么如今除非是不想再出仕了,那么除了归隐山林的之外,那剩下的要不投靠凉州军,要不就是投奔己方,至于说江东军,也不是说就没有可能,但是他却知道,这个可能性确实不是很大。也就是说,投靠他们江东一方的人,绝对是没有投靠己方的人多,不信就看看。甚至还有可能,投靠他们江东军的人,还都没有投靠凉州军的人多呢,这可都
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儿,反而还是很有可能。毕竟江东军本来和己方还有凉州军相比,他们就没什么优势,是他们实力比己方和凉州军强啊,还是说势力比双方都大?显然都没有,更何况,他们这个时候可没在樊城,这才是最主要的。所以除非是非常愿意,有那个意向,
非要投奔他们不可,要不然的话,夏侯渊清楚,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江东的。投靠他们,还真是不如投靠己方,哪怕就是凉州军,那也比江东军强。无非就是凉州军是灭了他们刘备一方的罪魁祸首,如此而已。所以夏侯渊也认为,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江东军可真就没什么戏了。而此时士卒已经去了曹操的中军大帐,前去禀报,他也不傻,知道夏侯渊在大营
门口不进来,实际就是要让自己主公知道,所以这个肯定也是事不宜迟。自己主公什么样儿的人,自己还能不清楚吗,这事儿要是给耽误了,那么真是有自己受的。因此,士卒是赶紧前去禀报,进了大帐后,他看到众将都在,不过他是来找主公曹操的,于是就把夏侯渊原话对曹操说了一遍,“禀主公,夏侯渊将军在营外,说……”曹操闻言,先让士卒下去,然
后他此时是对众人一笑,“各位,咱们出营看看魏延他们?”虽然曹操嘴上是这么说,可那语气,还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众将一听,是赶紧齐声道:“一切遵主公令!”曹操哈哈大笑,“好!哈哈哈!各位,一起,一起!走!”说着,曹操在最前面,而后跟着荀攸程昱,然后
是夏侯惇他们,众人是一起出了大帐。说起来对于樊城的战事,他们是知道一清二楚,知道这个时候凉州军已经攻破城门,进了樊城了。所以这个时候有人来投,他们确实,也没什么意外的。如果说没有人来投奔己方,那他们才会感到意外,毕竟这要真那样儿的话,估计
是出什么问题了。曹操是带着众将除了大营,确实还没出大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看到了夏侯渊几人。说起来曹操对夏侯渊如此作为,他是半点儿意见都没有。而且曹操所想是很清楚,自己是必须要如此来做的,必须要带着众将出大营迎接魏延他们的到来,如此做,确实是给所有人看的。自己也相信,到时候自己是一定能把那些观望的刘备一方的几人,拉到自
己这儿来,所以这么做,那自然是值得的。因此,曹操带着众将来到了魏延他们近前,还没等魏延他们说什么,曹操先是哈哈一笑,然后说道:“哈哈哈!魏将军、文将军、周将军和裴将军,欢迎欢迎啊!四位能加入我军,真是我军之荣幸,操之荣幸啊!”说着是对着四
人笑着,魏延他们自然是不敢怠慢,毕竟曹操是什么人,那是大汉司空,也是兖州军主公,
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物。那天子在曹操的面前,都不敢说什么,所以面对这样儿奸雄的人物,他们自然是一点儿都不敢托大。所以四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