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岁数全在四十岁左右,他们手里抱着东西,有瓷器,有书画。
我做了个深呼吸,抬步走过去:“叔叔阿姨,您几位是来参加海选的?”
那抽着烟的中年人看了我一眼,笑着点点头:“你也是吧?时间还早呢,得九点才开始。”
我哦了一声,试探道:“您几位拿的什么参赛,我能瞅瞅么?”顿了顿,我又加了一句:“实不相瞒,我不是参加海选的,就是想收两件东西回去。”
抽烟的中年人没对我有戒心,一听就乐了,“行啊,来,看看我这个怎么样。”三人里,就他怀里抱着的东西盖着布,外面看不太清。等他撤掉丝布我才看到,那是一件黄花梨的笔筒,不过细细一审,这件非常眼熟的东西好像还真出现在了以前的节目里,如果我记得没错,这是个赝品,笔筒表面的包浆是人为坐上去的,材质也不是黄花梨,应为很不值钱的草花梨。
但我没好意思明说,只是道:“嗯,挺好看的。”
中年人呵呵一笑:“是吧?这是我去年跟南方出差收来的。”
旁边另个男子见状也把他手里的梅瓶往前推了推,没看我,而是对那中年人道:“也看看我这个。”此梅瓶我没跟那期节目上见过,当然,也可能是我忘得差不多了,反正没什么印象,不过,从晏婉如那里学来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从花纹上看,稍微有点僵硬不自然,跟晏婉如家里的两个梅瓶差距很大,八成不是真的。
那人看过后,大点其头:“你这瓶子好啊,能值个几十万吧?”
“嗨,不知道呢,但愿吧。”说罢,他看向身旁的女人:“妹子,你这是什么画?”
女人犹豫了片刻,还是解开带子,把画摊开了一半,只露出上面半幅山峦风景。
我眼角猛然一跳,“我能看看落款么?”
“……哦,好吧。”
等女人把画全部展开,我反反复复地咀嚼了一下,心中顿时一喜,这是幅清代的“水村图”,我重生前这期节目上见过,虽然不清楚它的具体价值,但我记得当时专家鉴定团是鉴定为真品的,想来应该便宜不到哪去。
我尽量让脸色保持平静,对女人道:“您这画打算卖么?”
女人看看我,“这是我们传家宝,不卖,就是想来找专家给鉴定看看值多少钱。”
我觉得她是在敷衍我,一沉吟,“五万行么?”
“不好意思了,真不卖的。”
我估计女人是清楚这幅画的价值的,这样的话,我肯定也没了捡漏的机会,惋惜地看了画卷最后一眼,我往南溜达了两步,视线锁定住了下一个目标——那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
离远了还没觉得什么,可当看清老人手里抱着的玩意儿时,我却惊了一下。
那是座金佛,是清康熙的无量寿佛坐像,印象中,当初专家估价上百万呢,再一看老人的脸,嗯,真有点面熟,估摸错不了了。
我满怀期待的走到他面前:“大爷,您的佛像不错,能让我请回家吗?”像佛啊菩萨啊一类的东西,一般不说“买”,得说“请”。
老大爷看着我:“你想要?”
“是,您开个价儿?”
“……嗯,二百万吧。”
“呃,能不能便宜点?”
“我儿子说了,不能少于二百万。”
我心中苦笑,得,又碰见一个懂行的。跟老大爷告了辞,我转身再次瞪起眼睛,在广场上搜索来搜索去,见东边的方向站着几个人,我便走近了一些,然而,大致看了几眼,几人手里的东西都不怎么样,就又退了回去。谁知一回头,却瞧见刚刚那老大爷身边又围上去两个人,似乎在问金佛的价格,想来也是抱着跟我一个想法的家伙吧。
不行,得抓紧了,不能让别人抢先啊!
不少轿车陆陆续续接近这边,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左顾右盼了片刻,我眼睛一亮,在人群中发现了一只明宣德的红釉碗,非常精美。
抱着碗的是个三十岁不到的青年,这一回,我没有急着一上来就问价儿,而是上前跟他搭了搭话,交谈的过程中,我惊喜的发现这人是个外行,不但对手里红釉碗的价值一概不知,甚至连碗的名字也叫不出来。
末了,我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便道:“大哥,您这碗看着挺鲜亮的,卖我得了。”
青年一愣:“……你给多少?”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碗到底值多少,想了想,道:“八百行吗?”
青年哟了一声:“这么个破碗能值八百?我还以为几十块钱呢,呵呵,不瞒你说,要不是我爸非逼着我拿它来碰碰运气,打死我也不来啊。”
我按耐住喜色,眨巴眨巴眼睛:“那……成交?”
“等等等等。”话音一转,青年摇头道:“现在不能卖呢,嗯,我爸说了,不管怎么样,必须得拿到专家那里鉴定一下,万一这碗大有来头,不就发财了吗?”我不甘心地又加了几口价儿,但青年好像铁了心要听专家的意见,并还告诉我,等鉴定完了找我,那时再卖。
我摇头叹气地走开了,几番打击,让我慢慢冷静了下来。
我就说嘛,捡漏哪有这么容易?唉,接着找吧。
“诶,这位大姐您好,您这件收藏有心卖吗?一百万?太贵了!”
“大妈,您这端砚想卖多少?呃,您别走啊,再商量商量……”
“叔叔,您盒子里装的是啥东西呀?我能瞧瞧吗?哦,不行啊?咳咳,没事,打扰了。”
“兄弟,你那玉如意卖不?什么?要等专家鉴定啊?”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我几乎跑遍了广场每一个角落,瞪大了眼睛集中着精神,又通过重生前的记忆和晏婉如教我的鉴定手法寻见了十几件老东西,有瓶有罐,有书有画,也前前后后跟他们所有人搭了话,询问其价格,可偏偏,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把东西卖我。
这里面大概分三种人。
第一种是知道自己手里东西的真正价值,自然不会低价卖给我。
第二种是因为家传或其他种种原因,不管给多少钱都不卖。
第三种人是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他就要找专家鉴定,想买?行,鉴定完再说。
看着一件件精品古玩从眼前晃过,却无法将他们买下来,心里那个郁闷啊,就别提了。
站在原地休息了片刻,我注意到,那几个和我一样想捡漏的家伙同样一无所获,在人群中问来问去了好半天,也没人肯卖他们,不多时,几人许是见没什么希望了,纷纷离开了海选现场。
我当然不会走,我还想给爸妈买房子呢,还想给邹月娥买定情物呢,要是不跟易县收上一两件老玩意儿,我拿什么去买?不说高档一些的别墅了,就是四环五环外面那些普普通通的商品房,价格也在二百万上下!
不行!还得继续!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这么个好几百人参与的海选,我连一件东西也收不上来?
总会有不懂行的人拿着一个不知道真假的东西会对我出的价格心动的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