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天皇一阵失神之下,有将话题转会了正题。
“如果朝鲜不顾列强的反对一意孤行,那帝国将没有任何本钱逼迫朝鲜放人,以帝国现在状况已经无法对朝鲜继续发动战争了,为今之计只能接受朝鲜提出的条件。不过我认为五千万日元并不是徐氏银行所能提供贷款的最大额度,我认为如果帝国坚持一下很有可能将贷款的额度增加到一亿日元。”西园寺公望回答道。
“一亿日圆?徐氏银行不过是那个支那人部分产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资金?”明治天皇极度怀疑西园寺公望得出的结论。
“陛下,其实微臣期初也是不相信的。但是自山本君给微臣算了一笔账之后,微臣对徐氏银行的支付能力就没有任何怀疑了。”西园寺公望解释道。
“哦,山本君,这是怎么回事?”明治天皇将目光对准了山本达雄。
“回陛下。微臣自继任大藏大臣以来就一直在调查那个支那人怎会拥有一直比帝国还要强大的海军,所以就委托帝国在欧洲和美国的使节和商人暗中调查他的产业,结果越调查越是让人心惊。”山本达雄心有余悸的说道。
“难道他的财富还能比帝国的赋税还要多?”明治天皇非常不满山本达雄的表现,语气中多有斥责。
“不是他的财富比帝国的赋税多,而是他一年的盈利要比帝国的赋税多得多。”山本达雄这次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连旁边听政的枢密院的顾问官也对他的危言耸听开始不满。
山本达雄并没有理会其他人的不满,反而神色如常的从放在榻榻米旁边的公文包内取出一份材料,然后对明治天皇继续说道:“陛下,这些都是我这些时日整理出来关于那个支那人的财务资料,这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他旗下各分公司今年的盈利状况,其中他的徐氏银行在英国的盈利比较少,但也有一千多万英镑,而在美国,徐氏银行利用两年前的银行危机疯狂的扩张,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已经涉及到美国的能源、石油、钢铁等上百家企业。从帝国在美国税务部门的间谍汇报的其纳税数额推算,在美国的徐氏银行今年为他带来不下于两亿美元的利润,折合成英镑差不多有四千万英镑,仅以徐氏银行的财力来说,一亿日圆也不过占其盈利的两成罢了。”
“那徐卫不仅在学术上拥有极高的天赋,在商业上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可惜不是日本人,否则帝国何愁不能称霸世界。”明治天皇以前只知道徐卫非常有钱,但由于信息的不流畅,他并不清楚徐卫到底有多少的财富。现在听完山本达雄的叙述,震惊之下不由的感叹道,而其对徐卫的称呼也从那个支那人变成了徐卫,日本人崇尚实力的本性可见一斑。
“纵然那徐卫善于理财。也不过只有五千万英镑的盈利,还不如帝国一年的赋税收入,山本君有点夸大其词了。”刚才指责山本达雄的那个顾问官挑中了他话中的漏洞,出言指责道,不过由于明治天皇将徐卫的称呼从那个支那人变成了徐卫,他在指责山本达雄的时候也改变了徐卫的称谓。
“村田大人不要着急。我先只说了徐氏银行的收入,这只是徐卫旗下一个公司的收入,除了徐氏银行,他还有徐氏制衣公司,徐氏制药公司,徐氏钢铁公司,徐氏石油公司,徐氏汽车公司等五家公司,同时在清国的长沙他还有一家销售遍布整个世界的制碱公司。不过由于制碱公司内部防卫实在严密,制碱厂内部自成体系,帝国的间谍无法探知其状况。至于剩余的五家公司,其当以徐氏汽车公司盈利最高,到目前为止徐氏汽车公司已经在欧美销售了近一百万辆,这是全世界所有汽车销售总额的十倍,为其带来了一亿多英镑的销售额,近三千万的利润,而剩余的四家公司今年的总利润也在七千万英镑以上,几乎是帝国财政总收入的两倍。”山本达雄一边翻着自己手中的资料,一边说道。
其实山本达雄不知道的是,徐卫所有的产业中盈利最高的既不是徐氏银行,也不是徐氏汽车公司,而是日本一直无法渗透的制碱厂。
全世界的制碱厂都受阻于铵盐的短缺,致使纯碱的价格昂贵异常,每吨要在十三英镑以上。但徐卫却凭借着合成氨的工艺将最初成本降到每吨两英镑三先令,随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合成氨工艺,将成本降到每吨两英镑以下,而其售价却是每吨十英镑。
徐卫的制碱厂凭借着低于市场的价格很快从占世界总销量的百分之三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几乎垄断了整个纯碱销售,一年的销售量可达到近千万吨,考虑到其廉价的成本,其盈利至少有七八千万英镑,是一台当之无愧的敛财机器。
“诸位,你们说帝国还有复兴的希望吗?”明治天皇被山本达雄给出的数据震惊了,同时也对日本的称霸事业产生了怀疑。
“陛下不用灰心,帝国虽然现在在财政上不如徐卫,但与徐卫相比,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数千万勤劳的人民,这些都是帝国最大的财富,只要一有机会,帝国定然一飞冲天,反观徐卫却已经将他的事业发挥到了极致,正所谓物极必反,一遇到如两年前美国的银行危机,其实力定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令明治天皇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安慰他的竟然是刚刚将他的信心打击的体无完肤的山本达雄。
“山本君,帝国的机会在哪里?”明治天皇闻言,萎靡的精神好似打了鸡血一样振奋起来,随后对山本达雄问道。
“欧战!帝国的机会就在蓄势待发的欧战!”山本达雄斩金截铁的说道。
“欧战?这与帝国有什么关系?”明治天皇不解的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