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水酒之类的,准备过节。小萍办事机灵,宋小四老实可靠,老爷子对他俩还是比较放心的。大齐朝虽然白银开采不少,也进入了流通领域,但银价极高。《金瓶梅》中,西门庆买了一个丫头只花了6两银子,那说的是前朝北宋末年。大齐朝也差不多。一两银子相当于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够买一大堆东西了。
安排完后,宋湜提着铁棍来到东院。原来,宋老爷子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起了十式金刚棍法。决定先把它教给孙子。有几招算几招,总比一招不会强。祝氏和小萍依旧被撵到东院,宋铮被老爷子拉到院子里站好。
宋老爷子把铁棍往身边一立,脚叉开少许,有些得意地看着宋铮:“铮儿,怎么样?”
“这是?”宋铮看了看神气的老爷子,忽然明白过来:“这是你当年的铁棍?你用的兵器是铁棍!”
宋老爷子哈哈大笑:“铮儿真聪明,正是爷爷上战场的金刚棍。你闪远点,我给你露两手。”说着,老爷子拎起铁棍,两手抓住棍子一端,喝了一声“立劈华山”,铁棍便砸在了地上,把一块青砖都打裂了。接着,铁棍在头上一盘旋,便扫了出去,嘴里还哟喝着:“横扫千军”。老爷子毕竟岁数大了,随着这一式横扫千军,老爷子被铁棍带着转了半圈,然后一个趔趄,差点趴在地上。要不是孙子就站在旁边,估计手中的棍子能脱手飞出去。
宋铮连忙向前扶住老爷子,老爷子有点脸红地道:“刚才没看清,地上有点滑。”宋铮心中一乐:这老爷子,老了就老了呗,谁也有老的时候,就别再逞英雄了。不过,宋铮出口的话却是:“爷爷你小心点,刚吃了饭就活动并不好,要不咱歇一会?”
“行,歇一会,这天还真有点热。”宋老爷子回声道。宋铮接过铁棍,仔细观察了一下,铁棍大约一寸粗细,长七尺,差不多二十斤左右,宋铮试了试,还是挺重的。
祖孙俩歇了一会,重新在院子里站定。宋铮怕老爷子用铁棍累出事来,便说道:“爷爷,要不你换个木棍教我?”宋老爷子一听,心里一阵舒坦:这孩子,咋这么贴心呢,你别说,这金刚棍还真有点耍不动了。
宋老爷子教宋铮那半吊子棍法的时候,小萍和宋小四已经向东赶到了鹰嘴口,过了这个山口三四里就是石山镇了。宋小四在前面闷头赶路,坐在黑驴上的小萍悠哉悠哉地哼着小曲。一刻钟后,两人进入镇子。石山镇是莒县有名的大镇,有上千户人家。由于明天就是中秋,街上特别热闹,卖炊饼的,卖草鞋的,卖油果子的,络绎不绝。小萍让小四在一个胭脂水粉店停下,她要买一盒上好的水粉,这可是吴氏亲口嘱咐的。
买完水粉,将银钱换开,小萍跟着小四到了酒肆。酒肆前挂着一个竖幅,上面一个大大的“酒”字,下首还绣了个“孙”,正是镇上最有名的孙家酒坊。两个大酒坛放在临街的位置,一个伙计站在酒坛后面,正忙着打酒。小四常来镇上给宋老爷子买酒,酒肆的小二认得他,见他来到,笑着说:“四哥,打多少?”宋小四说:“照旧,打满。”
“好嘞,咱家的酒在这镇上是最好的,两文钱一勺,你这个大酒葫芦,可得盛三十勺。”小二说着,把漏斗放到葫芦嘴上,开始往里面打酒。
小萍低头数铜钱的时候,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小二,打二斤酒,里面喝。”小萍定睛一看,旁边来了四个人,说话的一个黑衣干瘦老者,旁边是一个年轻的公子,两个家丁模样的大汉跟在身后。前面这位公子真是一副好皮囊:长发束后,面目白净,眼角含笑。穿着一身白衫,腰上还挂着绿色的玉佩,手里拿着白纸扇。见小萍打量她,他冲着小萍友好地一笑,转身一行人进了酒肆。
小萍何曾见过这等人物,脸色一红,连忙低下头去,接着数铜钱,却怎么也数不清。
酒肆小二打满了葫芦,又打了一勺放进旁边的一个粗瓷碗里,笑说:“四哥,你也尝尝这酒。”宋小四好像早就知道一般,也不说话,扬头把酒喝下,有点不好意思地舔了舔嘴角。小二道:“怎么样?”小四憨憨地点了点头。小二说道:“四哥、姑娘,您俩走好,我去给里面送酒。”
小萍朝里面瞅了瞅,那位白衣公子和老者坐在最里侧,两个家丁在另外一张桌子上。白衣公子好像在与老者说着什么。宋小四在旁边道:“别看了,还得买其他东西呢。”小萍脸色一红,低头随小四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