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原理的概念就是说:“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通俗一点说就是,一种行为应该用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他人送你一份礼物时,你就会想找个机会也送给他人一个礼物。这就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互惠心理,这种心理会让人无意识地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国家是讲究知恩图报的,古语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别人不求回报地为你做事的时候,自己潜意识就会有种负债感,总想着到底应该为他人做点什么。
现实生活中,也有个别人接受了他人的恩惠却不打算回报的,这样的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是十分不受欢迎的,就像几个朋友轮流请客吃饭,轮到这个人时,他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久而久之,他就不会有朋友了。
经济社会,所有人都想赚更多的钱,但是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人是永远不会赚到大钱的,往往那些纵横商场的巨头大腕都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不仅得到了财富,还得到了名望。
只有先给予,才会有回报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元旦的前几天,他让助手找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的邮箱账号。心理学家就给所有人发了祝福的邮件。当时他也估计会有人回复自己,但是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几乎所有人都回复了他的邮件。心理学家和那些人从未见过面,那些给他回邮件的人,也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打听一下这个给自己寄祝福的人到底是谁。他们回复心理学家的原因就是,不管怎样,别人既然给了自己祝福,那么,自己就不能欠别人的人情。
在社会生活中,互惠原理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个实验就很清楚地给我们描述了“互惠原理”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不管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和商业谈判上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它。不管在哪个方面,如果我们需要从一些人那里获得某种利益,不妨试一下先付出,让对方心存感激,之后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回应。每个人都应该清楚,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互惠原理利用好了,就会使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充实、精彩。
家明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专业知识很丰富,业务水平也不错,加上平时表现比较出色,老板对他很是器重。进公司一年就成了销售主管。
一天,老板让家明到廊坊去谈一桩一直没有谈成的生意,还承诺他谈成之后就让他去上海分公司做总经理。第二天一大早,家明就拿着公司资料信心满满地出发了,一路上他都在想:自己公司开的条件也可以啊,价格也不是很高,但是对方公司却迟迟不肯签约,到底为什么?到了廊坊家明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到了廊坊,家明找到负责这个项目的张经理,家明进办公室说明来意,张经理就客客气气地说他需要再考虑一下。不管家明说什么,张经理都是以考虑考虑应付他。一上午下来,没有任何进展。
下午,家明又去找张经理,还没有进门,他就听见张经理说:“嗯,我再考虑考虑吧!贵公司……”原来是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报价比家明公司低0.5个百分点,但是张经理还说要考虑,难道还嫌价高?家明心里有谱了。
晚上回到宾馆,家明就打电话把自己听到的告诉老板,老板想了之后说:“行,只要能谈成,少赚总比不赚好!”得到老板同意之后,家明早上就兴冲冲地去找张经理。到张经理办公室,他并没有在,只有他的秘书在整理文件。秘书见到他,说:“你好,张总今天休息了!”家明一愣,想了想说:“我不是来找张总的,我是来找你的!昨天见张总的时候见你就特别投缘,来请你吃饭的!”秘书没有想到家明会这么说,笑道:“是吗?”随后俩人就聊起来,中午在饭桌上,秘书说:“告诉你一个张总的秘密,说不定可以帮你!”家明赶紧说:“什么秘密?”秘书说:“张总的儿子一直想去美国,但是他儿子整天游手好闲的,又什么都不会,签证一直办不下来,张总快头疼死了。你要能把这事搞定了,那……”秘书没有再说下去,家明已经心领神会,觉得这顿饭请得太值了。
跟秘书告别之后,家明就联系老板,他知道刚好公司有一批设备和技术工人要送到美国,他问老板可以再加一名工人不,老板听明白之后欣然同意。
第二天,家明又来到张经理办公室,没有谈合同的事,而是说自己公司有出国名额,问张经理周围朋友有没有想去的,张经理一听,来了兴趣,就说了自己儿子的事,家明满口答应张经理的请求,还说包在他身上。结果,不用说,合同的价格没有降一分,而且还十分顺利地谈成了。
现在,家明在上海的公司做了总经理。
家明就把互惠原理发挥的淋漓尽致,一顿饭从秘书那里得到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