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2-09
三年后。
“亲爱的锡林戈尔,你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事情呢?”一个棕色皮肤的小女孩坐在小凳子上扑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身边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老师,在她眼中,这位老师就像是古兰经里赞颂的先知一样,有着充满智慧的头脑和聪慧善良的眼睛。
锡林戈尔是若云在阿富汗的名字。当她发现说惯了普什图语和英语的阿富汗人怎么都念不对“蓝若云”三个字时,她便索性偷用了个自己曾看过的一本阿富汗小说中女主角的名字。这三年里,若云除了每周三次的法律志愿者常规活动,每周末都会准时来到这家位于喀布尔市郊的孤儿院为这些在战火和饥饿中失去了家人的孩子们上课。她教的是英文,却也不像传统的英语课般只讲授枯燥的语法句子。她总会像讲故事般为孩子们描述她所了解到的阿富汗的历史和她所经历过的外面的世界——她深知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孩子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教育,而她回报这个在她慌乱得不知所措时为她提供心灵庇护的国家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她所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自己国家的过去和人们所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
“在我长大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要接受足够的教育,这些事情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若云微笑着摸了摸那个孩子的头,“在中国有一句古话——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就是读了很多很多书的人,即便不用真的去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也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只要你们多读书,以后也会知道这么多、甚至更多的事情。”
“在中国,女人也可以读很多很多书吗?”小女孩的脸上满是讶异,“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还在家里的时候,我有一个像你现在一样年纪的姐姐。她也想像哥哥们一样去学校读书,可是爸爸把她狠狠地打了一顿。爸爸说安拉的旨意是不允许女人读书的,知道了太多的女人会变得邪恶。我还记得,我的妈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拼写。但我现在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自己读一些书。亲爱的锡林戈尔,你说,我会不会像爸爸说的那样变成一个邪恶的女人?”
“那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邪恶的女人呢?”若云看着女孩子的眼睛反问。
“当然不是!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也是除了妈妈和姐姐外最好的女人。你一点也不坏,安拉会保佑你的。”
看着女孩子眼中释然的光彩,若云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她深知这个国家传递给人民的价值观中有许多扭曲的部分,她试图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纠正这些有失偏颇的观念,却又不能在阿富汗人民面前流露出任何一点对伊斯兰教义的否定——批判别人的信仰是极大的不尊重,所以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她都很是紧张,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话。
“若云,该走了。”全副武装的祁梓霖出现在教室门口。他是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武装警卫团团长。护送若云这样的志愿者本不是他的职责,但三年来,他却始终坚持每次都亲自护送若云往返。他的意思若云并非看不懂,只是,她对他始终没有任何超越友情的感觉,她之所以并不排斥他的贴身护送,只是在珍惜一个在阿富汗难得的中国朋友而已。
和孩子们一一道别后,若云拿起布卡跟在祁梓霖身后。
祁梓霖看着若云皱了皱眉头,“你还是把布卡戴上吧。”
“你什么时候也跟阿富汗男人一样注意这些了……”若云嘴上抱怨着,却还是顺从地戴上了布卡。
“我当然更喜欢你不戴布卡啊。天知道阿富汗人是怎么发明出这个东西来的,戴着看起来又闷又笨重,多难受。”祁梓霖看着若云身上的布卡撇撇嘴,“不过,最近局势有些小晃荡,昨天我们都接到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警示通报,有情报称近期塔利班余部正在伺机进入喀布尔实施恐怖活动。塔利班最喜欢的就是外国人了。这些日子你出门可别忘了戴上布卡,在陌生人面前也尽量别说话,总之能多小心就多小心,我们这些警卫不可能随时保护你的安危,你要自己多注意些。”
“嗯。”若云好不容易从布卡下吐出一个字。每次戴着布卡说话,嘴里吐出的热气总会讨厌地模糊了她的视线。现在她只想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