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练习赛,规则可以比较灵活。东北育英在休息区里放了将近三十位球员。
而和平学园这一边还是原来的那些人。
比赛开始。东北育英上场的第一位打者没有背番号。很显然,这是一位在秋大会里没有进入球队大名单的选手。
这位一年级生名叫大越俊介。身体素质出众,球感也不错。是球队监督藤野十分看好的新人。
这场对垒和平学园的练习赛大越之所以被排在第一棒,也是因为藤野监督希望通过这场比赛考察一下这位新人。
和平学园这边,先发的投手还是矢部。
面对右投左打的对手。矢部投出的第一颗内角高球就紧贴着打者鼻子划过。
大越俊介向后一仰,倒在了打击区里。
看台上一百多名东北育英的男生一齐站了起来。
李元让捏了一把冷汗。
而打者大越自己不紧不慢的站起身,向看台上的队友挥了挥手,表示自己没被砸中。
球数是一坏球。
第二球是外角低。
李元让自己是个擅长打外角低球的打者。因为这种原因,在平时的配球中他总是不自觉的减少了外角低球的比例。
秋合宿的“配球研习会”上。八木监督和矢部一起对这一点提出了异议。
虽然外角低这个位置在配球策略上看起来有点保守。可对高校这个年龄段的打者来说非常有效。
特别是面对主视眼在前的打者会格外有用。
右投左打的选手有相当一部分主视眼都是右眼。他们观察外角低的棒球进垒时不得不使用眼角余光的部分。
所以对付这类打者,外角低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再配合变化球使用效果就更好。
矢部的这一球投的是曲球。这就更增加了对手紧盯球路的难度。
虽然从李元让的角度看得出来这位打者挥棒速度极快。可空振就是空振。
球数来到一好一坏。
李元让打算接着配外角球。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的很多电视台转播棒球比赛的时候就会标出每一球的球速、球种以及进垒点。
秋合宿期间,李元让观看了大量比赛的录像资料。对高水平比赛中投手的一些投球策略做出了进一步的总结。
以往李元让总是很忌讳在同一位置连续配球。
但实战的很多战例表示,连续进攻打者的弱点也是非常常见的策略。
整个打席都是外角球或内角球的情况在职棒这一级的比赛里相当常见。
这是因为职棒的主力打者可被研究的打击样本数量足够。
捕手能够通过数据统计了解对手的弱点。
高校阶段比赛里不可能这样做。
打者的数据样本不足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高校的年轻球员进步幅度也难以预估。
上一次大会里是弱点的地方,也许到了下一次大会就成了对方最擅长的区域。
所以判断对方的弱点,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很多时候只能靠现场的摸索。
李元让用上面的一球验证了对方主视眼在前的推断。那么接下来好好利用这一点。进攻外角低显然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但是他的对手大越俊介绝不是一位坐以待毙的选手。
当他对连续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