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门之围,在《旧唐书》上记载了十六岁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份功劳。说李世民曾向屯卫将军云定兴献策:“始毕敢围天子,必以国家仓卒无援,我张军容,令数十里旗幅相续,夜则钮鼓相应,虏必谓救兵云集,望尘而遁矣。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矣”。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突厥侯骑察见满山的军旗,驰告始毕,“王师大至”,由是解围而去。这里的意思很是明显说杨广被围在雁门是李世民用计让始毕退走的,把这么一大功劳往年竟十六岁的他脸上贴,明显就是编写史书的人往李世民脸上贴金。另外《旧唐书?萧瑀传》记:“突厥解围而去,于后获其谍人,云:成公主遣使告急于始毕,称北方有警,由是突厥解围,盖公主之助也。”天下之安危,系于一妇人,多亏了义成公主。说到这个公主就不能不说她三十年的和亲之路。
义成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启民可汗,而启民可汗早先娶过一位大隋的公主叫安义公主,义成公主嫁给启民是因为安义公主死的早,这启民可汗也就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娶了两位中原公主的可汗。安义嫁给启民时,突厥和大隋战败分裂成为东、西突厥,连年的战事,使得安义公主随着启民可汗东奔西走,惊吓过度,和亲刚刚三年就客死草原。原本杨坚对启民可汗可谓是“仁至义尽”,安义公主死了,启民可汗害怕大隋追究安义公主的死因,出兵来讨,越是这样启民可汗越是觉得对不住死去的安义公主,正要亲自去长安请罪的时候,发生了高句丽进犯中原的战事,他不但没有因为大隋发生战事窃喜不用再烦恼安义公主的死,反而更加坚定要亲自到长安请罪。当东突厥的启民可汗走到半路时。遇上大隋的送亲队伍,由于杨坚的交代,这一次启民可汗被免去罪责,不需要请什么罪了。启民可汗考虑再三,最终决定用十分隆重的仪式迎回义成公主,并直接册立为可敦(皇后)。
在北方少数民族看来,如果能够得到中原王朝的公主,实际上也就得到了中原王朝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的支持。启民可汗再次与隋和亲后,很多部落纷纷向他归附。
义成公主出嫁突厥度过10个春秋后,即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染病而死,他的儿子咄吉继立,是为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上表求娶义成公主为妻,杨广以突厥风俗如此表示同意。
这次义成公主冒着事后可能被始毕可汗杀掉的危险。向始毕可汗谎报突厥的北方有变,借此让他不能全心攻杨广车驾,并最终退兵,事后始毕可汗也没有杀她,甚至连她的可敦之位都没有被废。
唐代隋,李渊武德二年(619年)。始毕可汗病死,其弟俟利弗设继立,是为处罗可汗。按照突厥的婚俗,处罗可汗又以义成公主为可贺敦。中原纷乱。大隋亡国,义成公主就像多年前嫁到突厥的北周千金公主(大义公主)一样对中原取代杨家天下的人有一种国仇家恨的感觉,她也像千金公主一样试图借用夫家东突厥的力量来复国。
为了网罗隋王朝的遗臣遗民,武德三年(620年),义成公主派人到河北农民起义军窦建德处把杨广的萧皇后迎到突厥。萧皇后是杨广的遗孀。杨广一死,她先落到宇文化及手里,后来,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接管。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义成公主便代表突厥可汗前来要人。窦建德不敢得罪兵强马壮的突厥人。就乖乖地将萧皇后及其小孙子,送给了义成公主,此外。还带上了谋害杨广的叛臣——宇文化及的脑袋。
同年,义成公主与处罗可汗又把原隋齐王杨晾的遗腹子杨政道立为隋王,还把战乱期间逃亡到突厥的万余中原人送给杨政道,并按照隋朝制度,建立百官,俨然又是一个独立的小王朝。武德四年(621年),义成公主和处罗可汗又想夺取并州,让杨政道居住,突厥大臣大都以为不可,纷纷劝谏,处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