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乐而乐欤!”
秋瑾是众所周知的女侠,是让许多须眉男子相形之下自感汗颜的“女中丈夫”。她的英年早逝,曾让许多有志之士扼腕不已。
秋瑾被捕后,时任SY县令李中岳不肯刑讯逼供,只是让秋瑾自己写供词。于是才留下了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那七字传世的绝命诗。后来,李中岳离任赋闲了,却念念难忘当年之事。每天反复念叨着“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两句话,对秋瑾之死深自内疚。认为是自己无能,无法让秋瑾活下来,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别人可以原谅他,他自己却无法抗拒良心的责备。痛苦悲愤之余,李中岳逐渐产生了以身殉道的念头。经常独自一人将密藏的秋瑾遗墨“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注视默诵”,并为之泣下。在良心的自责下,他最后自杀身亡,离秋瑾遇害不到一百天。身后十分萧条,几不能棺敛。
李中岳并没有杀秋瑾,只因眼见一代英豪命丧黄泉,自己却无能为力,因“无力回天”而自责,终于抑郁而死。这是很感人的一种气节和操守。是非感,正义感是何等的鲜明!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国民政府枪杀于FJ长汀罗汉岭前。一位新闻记者见证了这一过程,并写下了后来披露于多种报刊的现场报道《毕命前之一刹那》:
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日晨,闻瞿之末日已临,笔者随往狱中视之,及至其卧室,见瞿正在挥毫,书写绝句:“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七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身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得偶成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落叶寒泉听不穷;(郎士元)已忍伶俜十年事,(杜甫)心持半偈万缘空。(郎士元)”
书毕而毕命之令已下。遂解至中山公园。瞿信步行至亭前,见珍馔一席,美酒一瓮,列于亭之中央。乃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曰:“人公馀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睡,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继而高唱国际歌,酒毕徐步赴刑场,前后军士押送,空间极为严肃。经过街衢之口,见一瞎眼乞丐,犹回顾视,似有所感。既至刑场,自请仰卧受刑,态度仍极从容,枪声一鸣,瞿遂长辞人世……
有道是:“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秋白是从容就义的。而赠予他这份死之从容的,是一种高远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当中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威武不能屈”“死亦为鬼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士气节;但更为重要也更具本质意义的,却无疑是伴随着世界潮流崛起于现代中国的共产主义信仰。
反观我们一些官员,对百姓的生死安危不闻不问,置若罔闻不说,还频频地贪污受贿,******,养情妇,巧取豪夺。甚至坑害百姓,鱼肉乡民。丧失了起码的是非观念和正义感。其精神境界和气节操守与之相去何远?君不见,我们的“人民公仆”中,有多名警察在出车祸后一齐逃逸,将当事人扔在车内,弃之不顾的;有一次次挥笔签署“同意”,默许黑心药厂制售假药贻害百姓的;有将老百姓赖以生存和活命的社保资金挪用炒股的;有为情妇一掷千金不惜铤而走险的;有侵吞巨额财产后移民国外的;有为掩盖罪行而亲手杀害昔日恋人,情妇的……此类例子俯拾即是,不一而足。这些人,哪里还有做人的气节和操守,连起码的廉耻都没有了。
说到节义,我还想说说“****”中一些读书人的事。“****”中,因不满“******”一伙的倒行逆施,不愿意违心地揭发他人,昧着良心干坏事,不少高级干部和有识之士宁死不屈,不惜用生命维护自己的气节,保卫自己的操守。光是文化界,因不甘屈辱而被迫自杀的,据资料记载,就有老舍,范长江,言慧珠,金仲华,叶以群,顾而已,严凤英,上官云珠,翦百赞夫妇,傅雷夫妇,邓拓,吴晗,杨朔,闻捷,李广田,罗广斌,顾圣婴……等等。他们虽然死得冤,死得屈,但是却留得了清白,保住了做人的气节。其凛然之举令后人感叹,也令不少人自愧不如。
文人最讲气节,所以****里文人罹难也最多。与其被剥夺尊严,苟且而屈辱地活着,不如毅然决然地以死相抗,慷慨地赴死。这就是文人的气节!这种为保全尊严和节操所采取的极端方式,真是触目惊心。其精神境界应该令上述营营苟苟之徒汗颜。这种“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气节和操守,实在让人感佩。换在今天,我不敢说其他,至少上面一类贪官,会最先屈辱地背叛自己的信仰,脱离自己的人生追求而苟且偷生。